|
新消费热点带来维权新话题 消费者吃亏谁来监管通过网络购买的商品“货不对板”;买的精装修房,开发商以建筑面积来计算装修价;商场返券“套牢”顾客……昨天,南京市消协人士梳理当前新兴消费热点,并进行点评。记者发现,上述这些新情况解决起来却并不容易。
网络购物:“低成本”的售后缺陷 有关电视购物、网络购物的投诉,南京市去年达到100件左右。市消协副秘书长钱立根说,量不算多,但暴露的问题却不少。 方便、快捷、低成本,是网络营销对消费者的最大诱惑。但网络购物也存在着商品难以比较、鉴别,卖家不明确等问题。还有的卖家提供虚假信息,付款后不到货,欺骗消费者。 电视购物的主要宣传点则是打“功能牌”。“一些手机的销售宣传不忍目睹,在地上踩、水里泡——电视购物虚假承诺、夸大宣传太严重了。”钱立根说。但所购商品出了问题,消费者却很难找到销售者;即使找到,由于有些销售机构不在本地,或要求消费者提供相关证据,维权成本也会加大。 如何规范上述商家的行为,成了难题。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对这一块并没有配套的法规,仍是借用以前的法律,仅要求有营业执照并接受产品质量法的约束而已。消协人士呼吁:应通过人大立法等方式,加强对网络、电视购物的监管。 精装房:“含水”的报价 继“一房一价”政策推出后,南京楼市精装修房楼盘开始大量涌现。据主管部门监测数据,目前全市七成左右的楼盘在销售精装修房或准备推出精装修房。精装修房卖得多了,投诉也随之而来。去年,南京市消协接到相关投诉达到五六十起,而据了解,实际矛盾纠纷并不止这么多——不少业主担心问题难解决,“自动”放弃了投诉。 消协人士指出,精装修房不但报价虚高,还会让消费者在不易察觉的情况下多承担不少费用。消费者所购精装修房的“室内装修合同”中,通常填写的都是建筑面积,这样公摊部分也成了“精装修”;而且,装修价和毛坯价一起算入总价,还要多交契税。 精装修报价“含水量”到底有多大?记者从奥体某楼盘了解到,其精装修价格从一、二期的每平方米1000元飙升至三期的2000元,而经核算,三期每平方米增加的成本其实不过两三百元。 “碰到这类投诉,我们无能为力。”钱立根坦陈,“与契税部门沟通过,他们认可开发商这种方式。开发商把价格抬上去了,却让消费者额外承担不必要的费用,显然不公平。” 商家返券:“买400送400”的促销玄机 “买400元送400元。”节假日一些大商场打出的返券广告,到底便宜了谁?消协人士说,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都定位在390元左右,消费者其实很难只花400元就能得到400元的返券。另外,即使消费者拿到返券,要么是跑断腿也买不到合意的商品,要么是花更多的钱去买商品。 对于返券行为,一家商场的营业员对记者笑称,这是给消费者穿“套头衫”。中央商场有一支30多人的售后队伍,在商场开展返券活动时,每天要处理300多起投诉,高峰时一天达700多起,疲于应付。消费者投诉这么多,商家为何还是乐于此道呢?业内人士称,因为很多消费者还是会被吸引的,而且,商家也有个心态:“别人搞了我不搞不行”。 上一篇:装修旺季最佳模式的四大好处 下一篇:楼上装修打掉墙 楼下住户怕得很 免责声明:作品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站立即删除。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