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3月,泉州市房屋及装修建材类投诉较去年同期上升近5倍,厨具、汽车、摩托车、热水器等家电类产品也同比上升223.8%。
昨日,泉州市消委会发布今年首季投诉情况分析,共受理各类投诉案件1623起,解决1601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69072元。总投诉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近3倍,主要原因是受物价上涨、雪灾以及产品质量问题影响,再者就是侵权行为增加。
【典型案例】
关键词 家电爆炸
案例1:2月12日,永春县郑女士在本地一便利店买的一个热水袋炸裂,将人炸伤,商家不赔偿。经12315调解,在没明确责任的情况下,商家赔给消费者医药、误工费500元。
案例2:钱女士在南安某超市买一根热水棒,使用过程中热水棒顶部爆炸,导致她的爱人眼表受伤,住院治疗。经调解,商场一次性赔偿2500元。
案例3:泉港区庄某去年2月在当地一商场买一台21英寸彩电,今年2月17日凌晨,电视机突然爆炸,蹿起10厘米高的火苗,客厅一片狼藉。庄某当即电话联系销售商、生产商查看现场,维修人员称电视机内部已烧毁,无法查明爆炸原因,仅同意更换电视一部,拒绝赔偿其他损失。
区消委会现场查勘发现,电视机屏幕已完全损坏,背面及底部有三处烧焦痕迹,摆放电视机的电视柜表面有明显烧焦现象,但家中的其他电器及电源线路均无烧毁现象,电源插座完好无损,证实责任方在经营者。经调解,厂家退款,并赔偿庄某财物损失现金1000元,赠送电磁炉一台,慰问金1500元。
关键词 消费欺诈
案例1:丰泽区苏某在当地一商场购买一台4800元的某品牌冰箱,送货时即发现商家送的是一部已被使用过的旧冰箱。经调解,商场换货。
案例2:鲤城区陈先生称,他在市区南环路一家超市购物,并参加购物抽奖活动,中了4999元大奖,可商家却以商场工作人员误将废票扔在抽票箱中为由,拒不兑奖。投诉后经调解,超市承诺兑给消费者这份大奖。
关键词 装修建材
案例:刘先生在装修自建房屋时,向泉港一铁件经营部协议购买并安装不锈钢门框8个共2万元,安装一周后门生锈。经调解,经营者退还消费者1万元,并对8个不锈钢门给予清锈处理。
上一篇:
怎样识别建材上的环保标识?(装修常识)下一篇:
买房卖房一定要懂装修
免责声明:作品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站立即删除。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