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装饰”蜚声四海擦亮设计之都风生南国,潮起大鹏。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永立潮头的深圳再领风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 这是对深圳长期推动自主创新、发展创意产业的肯定。深圳,本身就是一座被“设计”出来的城市,因设计而生,以创意为魂,凭创新而立。 当媒体与人们的视线聚焦于饮誉业界的深圳平面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时,深圳另一支蜚声全国的设计军团——深圳装饰行业,却早已在内地乃至海外攻城拔寨,以绝妙的设计、出众的工艺为深圳挣分。 这里有一串辉煌的数字足见“深圳装饰”的实力:全国装饰百强企业深圳三分天下;历年全国装饰工程奖评选,深圳获奖总数名列第一;深圳装饰行业产值稳居龙头地位,且屡次刷新全国纪录;全国各地标志性建筑装饰项目,近半出自深圳企业之手…… 奥运会鸟巢体育场、人民大会堂国宴厅和国宾厅、钓鱼台国宾馆、中华世纪坛、国家大剧院、首都国际机场航站楼、中央电视台新楼、北京南站火车站、上海大剧院、拉萨火车站、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广州新电视塔、广州新机场、深圳市民中心、深圳五洲宾馆、深圳会展中心、深港西部通道联检大楼、深圳博物馆新馆、深圳国贸大厦、华为总部办公楼……这些耳熟能详的建筑,都是经深圳装饰企业“梳妆打扮”而愈加光彩夺目。 “每次出差在外,看到这些出自深圳装饰企业的杰作,我都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深圳市装饰行业协会会长何文祥告诉记者,装饰业成为深圳在全国最具辐射力和影响力的行业之一,是特区一张耀眼的城市名片,也是“设计之都”的原动力之一。 “全国装饰看广东,广东装饰看深圳”。 业界这句看似简单的口头禅,高度概括了深圳装饰行业的领军风范。但在荣誉背后,是特区一批装饰企业敢闯敢试、勇于创新、锐意开拓的激情迸发,是一个设计师群体智慧与灵感、创造与汲取的深厚积累,是设计之都创新突破路径的典型缩影。 开放学习 从借鉴香港到领跑全国 伴随改革开放春风,特区建设如火如荼。由于毗邻港澳,深圳装饰行业也随之起步,但没有自己的公司,从业人员也寥寥无几。如今,深圳已形成近400家装饰企业、20余万从业人员的规模。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产值预计超过500亿元。无论是企业装饰质量还是所创产值,均是当之无愧的全国冠军。 30年一路走来,坎坷风雨自知。 “当年我们的装修水平就局限在地面铺瓷砖、墙上刷上浆,最多再安个浴缸、喷头的水平。”一位见证了20多年来深圳装饰行业变迁的企业老板,回首往事感慨万千,“如果要装吊顶,工人们就吊上几个水瓶找出水平线,根本没有水平仪这类先进工具。” 据介绍,改革开放最初的深圳,只有一些平房,当时最高的华侨大厦只有4层,装饰业根本无从谈起。而深圳装饰行业最早的集散地,不过是地处洪湖的一个小市场,以经营瓷砖、洁具为主。而当时所谓的“装饰企业”,也主要是一些铝型材厂,专门做铝合金门窗而已。 “那时国内没有铝合金窗,只有广州东方宾馆(4.16,-0.31,-6.94%,吧)安装了进口的铝合金窗。于是,我们就到那里看人家是怎么做的,回来后自己画图、刻模子,再拿去沈阳挤样,像挤面条一样地‘挤’出一个铝合金窗。” 从当时的市场格局看,香港装饰公司几乎占领全部市场,深圳大部分建筑均采用香港公司的设计方案。一名香港设计师月薪1万多元,而深圳工人才几十元。香港的装饰公司有资金、有技术,深圳这边自然没办法比,只能跟着人家学,为他们打工。 正是由于这种开放的心态、学习的精神,深圳一些从业人员跟香港装饰公司做工程,从中学到了技术、工艺、管理、谈判、预算等知识,于是萌发了创业激情,开始自己做起老板来,深圳自己的装饰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不过,恶性竞争、偷工减料、管理混乱等现象也随之而起。1986年,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的李灏给建设领导小组下指示,要求马上成立装饰行业协会,规范装饰市场,促进行业发展。同年6月18日,深圳市装饰行业协会成立,当初只有70多家会员,而且大部分是国营企业。但行业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深圳装饰行业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 “1986年,整个深圳装饰建材行业产值才几千万元,当时装饰建材市场也不健全,许多材料都得从内地购进,工具也主要是通过香港从日本、德国购买。但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和行业逐步规范,深圳装饰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在何文祥发黄的工作笔记本上,记者看到了这样一串具有历史意义的数字:1992年,深圳装饰行业产值8.07亿元,会员企业近90家,从业人员5160人;1993年,产值达13.8亿元;1996年产值达35.6亿元,从业人员增加到30000多人。 在市委、市政府亲切关怀和市建设局、市民政局等领导下,深圳装饰行业先于全国一步,在改革开放中创立先行。企业起步之初就移植了香港同业先进的设计理念、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基因”,并通过不断学习、借鉴、合作,以深圳为大本营,一步步逐鹿海内外市场,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创新开拓之路。 创新突破 规范发展练就矫健身手 要想与全国各地装饰企业竞争,来自特区的深圳装饰企业深知:只有创新才能赢得尊严,赢得市场,必须在规范发展中提高水平,树立竞争优势。 体制创新就是其中最大的比较优势之一。目前,深圳装饰企业多为民营企业,在决策、分配、管理、人事等方面更靠近市场,具有很大的自主权,充满活力,非常适应市场经济这片“大海”的水性。而政府监管部门也在所有制改革、市场准入等方面放开限制,比如审批民营企业资质时,就重资金、重业绩。 在行业运营机制上,深圳装饰行业更是新招迭出:在国内率先推出装饰监理制度,在全国成立了首家行业设计研究院,建立建材产品质量检验站,发布了装饰设计收费标准、室内设计师从业资格评审、家装规范服务标准等,提高了“深圳装饰”的品牌形象,受到各地客户的认同。 面对良莠不齐的市场状况,深圳装饰行业在国内较早强调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加强自律。作为全国装饰业第一个地方性行业组织,深圳市装饰行业协会工作敢为人先:率先设置独具特色的专业委员会工作机构,率先颁布招投标自律公约,首行“行业除名制”,建立全国首个家装网上市场,组织编写全国首部装饰业誌书,完成填补国家职业鉴定项目空白的幕墙安装工、制作工题库开发,首创全国音响技术和灯光艺术照明技术操作员培训项目,等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装饰业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行业协调发展,深圳市装饰行业协会早在2000年7月就成立了全国首家行业性地方工会,签订全国第一份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协议。另外,坚持举办技能培训班提高装饰行业劳务工素质,成功举办“深圳市优秀装饰设计作品展”、“文博会”创意设计展等,为全国装饰行业树立了典范。 善于吸收新技术和新理念,进行工艺和设计创新,也是深圳装饰企业“走得出、站得稳”的关键。目前,深圳装饰企业申报的技术专利已达数十项,像广田集团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后勤综合楼视光中心楼)室内装饰工程项目中,节水、节地、节能、节材,荣获全国建筑装饰行业科技示范工程科技创新奖;深装集团的“超大规格石板材高层建筑内和外墙干挂安装技术”获得国家专利;三鑫幕墙公司应用于深圳市民中心的采光顶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经过一番苦练,深圳装饰企业“身强体壮”,在全国一枝独秀,创造了多项历史纪录:中航幕墙公司早在1984年就承建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施工的玻璃幕墙;深装集团1992年完成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施工的五星级酒店室内装饰工程;洪涛装饰承接的内蒙古国宾楼,创造了当年立项、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竣工的行业奇迹。 设计先导 不惜重金延揽高端人才 北京长安街,“神州第一街”。 就在这条街上,坐落着众多标志性建筑。殊不知,其中有20多座建筑是由深圳装饰公司巧手“装扮”而倍添光彩:人民大会堂国宴厅、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中银大厦、北京饭店…… 为什么深圳企业能够拿下如此众多高规格、高档次的装饰工程呢? “设计,是深圳装饰企业征战大江南北的精良武器。”何文祥说,设计是装饰工程的灵魂,是装饰公司立足市场、做大做强的基本要素,也是深圳装饰企业一直信奉的理念。 据了解,深圳装饰企业把设计放在首位,许多企业舍得投入,很早就斥巨资购买电脑、绘图等先进设备和软件,走上了“信息化道路”。同时,不拘一格引进国内外设计师,吸收新技术和新理念,从而使行业设计水平突飞猛进,在竞争中赢得更多订单。 像洪涛装饰公司现有9个专业设计部门300余人的专业设计团队,公司每年都要送几十人次的设计师出国考察,与法国何斐得、美国team7、香港王董、日本矶崎新、美国HBA等国际设计机构合作。一些国际知名设计师也慕名抛来“绣球”。国家大剧院室内主设计师法国人阿兰·博尼就选择洪涛作为中国独家合作单位。德国建筑设计师克劳斯更直接签约加盟洪涛,成为深圳装饰企业中首个外籍设计师员工。 广田、海外、长城家俱、深装集团、远鹏、瑞和、华辉、卓艺、晶宫等深圳装饰企业也从最初几个人手工绘图,发展到目前拥有先进设计硬件和软件、专业设计部门的上百人的专业设计团队。这些公司均鼓励设计师们走出去取经,汲取先进设计理念,增强项目竞标优势,达到互动双赢效果。 近年,一大批卓有成就的装饰设计师云集深圳,使深圳成为全国装饰人才高地,也成为“设计之都”建设的一支生力军。其中,有著名大型公共建筑设计师姜峰、易沙、王黑龙、李荣、温斌、易强、孙大壮、赵静智、郭杰、李瑞麟、刘波、黄立元、彭海浪、陈俊伊、李中卓等,有酒店、宾馆设计师杨邦胜、成湘文、郑忠、倪阳、何东斌、刘戈胜、洪忠轩、肖毅等,有擅长会所、样板房设计的高文安、李益中、陈厚夫、焦山、冯烈、陈任远等。近7年来,在全国最高等级的各项室内设计大赛中,深圳获奖项目和设计师总数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一。 强大的设计力量,也提升了深圳装饰企业的技术水平,促使其做大做强、做精做专,并日渐成为行业“领头羊”。像以长城家俱公司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已在酒店建筑上形成较大的专业优势;以深装总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形成了专注于机场建筑的专业优势。另有一批装饰企业则在商业建筑、办公建筑、博物馆、医院建筑和体育建筑等不同领域各有所长。 勇闯市场 铸造精品刮起深圳旋风 由于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深圳装饰企业快速发展,迅速占领了本地及周边地区市场。然而,深圳装饰市场空间相对较小,远远不能够满足企业的“胃口”。深圳装饰企业扛起特区“敢闯”的大旗,主动走出去寻找市场。 科源、洪涛、远鹏、瑞和、广田、海外、长城家俱、华辉、南利、深装总、深装集团、设计装饰、卓艺、特艺达、晶宫、宝鹰、美芝、嘉信、维业、奇信、文业、建艺、中航装饰、亚泰、中建南方、中深建、中装、江佳鸿、安星、万丰、茂华、大众、博大、美术、华南、华剑、新鹏都、深港建设、爱得威、中建三局、城市装饰、华丽、极尚、洲际、顺洲、新科特种、新国俊、粤航、金粤、方大、三鑫、南璃、北方国际(6.93,0.03,0.43%,吧)、瑞华、信义、美佳、建威、中鑫、浪威等公装企业以及海大、名雕、上层、永安、雅庭、居众等家装企业,纵横全国各地,甚至把业务做到了香港、澳门及美国、阿联酋、新加坡、马来西亚、加纳、哈萨克斯坦、冰岛、加纳、苏丹等国家和地区,刮起了一阵阵“深圳旋风”。 走四方闯市场,深圳装饰队伍练就了一身好“功夫”,作品遍布大江南北,许多堪称精品:人民大会堂国宴厅、国宾厅、湖北厅、湖南厅、江西厅、甘肃厅,中华世纪坛、钓鱼台国宾馆、奥运会鸟巢体育场、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首都国际机场航站楼、上海大剧院、上海国际赛车场、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广州新电视塔、深圳音乐厅、澳门威尼斯人大酒店、新加坡共和国理工学院、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 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路径,也使一大批深圳装饰企业成为国内响当当的知名品牌。长城家俱由于成功装修了中国首家五星级主题酒店——深圳威尼斯酒店,在一年内拿下了8家五星级酒店的合同;卓艺公司在国内独立设计施工的香港新世界(7.17,-0.20,-2.71%,吧)百货,得到了香港、日本专家和业主的高度赞扬,在一年内拿下了近10家商业百货的装饰合同。 由于设计领先,施工精良,信誉很好,很多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都点名要求深圳装饰企业承接工程,“深圳装饰”成为一块金字招牌。中央对外联络部在北京的总部新大楼装饰工程,就点名要深圳的装饰公司负责,结果洪涛和海外两家企业携手,在短短两个月内提前完成工程。 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球关注,体育场馆建设装修理所当然成为国际设计大师和国内重量级装饰企业博弈的战场,也成为检验企业综合实力的试金石。由科源、深装总、南利、洪涛、中航幕墙、三鑫等组成的深圳装饰军团,在激烈的角逐中纷纷夺标,让人们再次见证了“深圳速度”、“深圳创造”的内涵。 率先走出去摸爬滚打,深圳装饰行业广汲养料,抢到了市场蛋糕,创造了大量就业,也为深圳争得荣光:行业产值从1992年的8亿多元上升到2008年的500多亿元,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2008年,全国装饰百强深圳有33家企业上榜,占三分之一;全国装饰工程奖深圳摘得75项,占25%;一些优秀企业甚至开始走向资本市场,通过上市做大做强。 深圳装饰行业的异军突起和卓越业绩,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会长马挺贵高度赞誉:“深圳的装饰行业,是我国建筑装饰行业的发祥地,是现代建筑装饰行业成长发育的摇篮,是全国建筑装饰行业发展的战略储备地和‘黄埔军校’。” 从为人打工到领跑全国,深圳装饰行业书写了奇迹,创造了辉煌。 “深圳装饰行业在全国处于龙头地位,本身就是改革开放30周年发展成果的印证之一。希望装饰企业继续创新开拓,做大做强;行业协会继续当好桥梁和纽带角色,创新服务,培育更多的优秀设计师和装饰企业。”深圳市装饰行业协会名誉会长李灏寄语。 深圳市建设局局长李荣强也鼓励说,深圳装饰企业率先走出深圳,走出国门,是“深圳名片”对外传播的典型代表,也是“深圳设计”对外辐射的先锋。希望装饰企业继续高举创新大旗,团结一心,开拓市场,擦亮“设计之都”品牌。 殷殷寄望,谆谆重托。 “目前,全球金融危机逐渐影响实体经济,我们要在成绩面前不自满,在困难面前不悲观,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何文祥表示,深圳装饰行业将继续发扬敢闯敢试的深圳精神,提升管理水平,增强创新能力,大胆开拓市场,敢于和善于向国际一流水准“叫板”,为深圳“设计之都”和“文化立市”建设添砖加瓦! 上一篇:楼市2009:3成楼盘或已完全触底 抄底有二大方向 下一篇:王忠:2009年中国楼市十二大预言! 免责声明:作品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站立即删除。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