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物业税时代:写字楼是否失去"避风港"外衣近日,在"改变城市的力量"中国地产峰会上,北京大学不动产研究中心主任冯长春表示,物业税可能明年试点,而且最先从商业地产开始征收。冯长春解释说,由于商业地产、写字楼等牵涉面积比较少,所以物业税最先从商业地产开征。继而将征税对象扩展到拥有多套住宅的业主,逐步实现只要拥有房产都应该纳税。 回顾2007年,北京、上海写字楼大单交易频现,而专注于住宅类的投资者,也纷纷转向商业地产,因此很多投资者认为商业地产是"避风港"。如果物业税空降商业地产,是否吓跑投资者?商业地产尤其是写字楼将面临怎样的局面,业内人士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甲方:征收物业税投资者将撤市 商业地产投资将减少——云南大学经济学院财税金融系主任郭树华 开收物业税后,很多投资者可能不会再购买商业地产了。与购买住宅不同,商业地产都是投资或投机的,没有刚性需求。国家宏观调控拿这部分开刀,很容易就会抑制这部分需求,调控的效果可能会短而快。像在二线城市,商业投资原本就比较谨慎,当物业税开收后,调控的效果会更加明显。因此在国家宏观调控步伐趋紧的情况下,物业税的出台,必然会减少二三线城市对商业地产的投资需求。 征收物业税将会吓跑投资者——新塘牛仔城副总经理何小莲 如若在商业地产征收物业税,那对行业的发展将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之前国家对楼市的调控主要集中在对住宅方面,而商业地产很少涉及,像房贷新政对住宅的规定,商业地产就不受限制。正因为如此,商业地产也成了很多投资者的"避风港",如若国家在商业地产领域征收物业税,或许会将投资者吓跑。 乙方:物业税对商业地产的影响程度有限 需求量的增加将化解税负——沈阳穗港房地产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维旭 对于大量蓄意囤积土地、虚抬炒作房价的地产商来讲,物业税的开征,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次年的开盘量和入市量,但对于那些理性的商业地产开发商,物业税的征收,对其实质性的影响是有限的。 目前对于商业经营性用房保有环节已经征收了不低的税费。商业地产企业在保有环节已经面临2项房产税收:房产税,以租金或房产原值为基准征收,内资企业为租金的12%,外资企业为账面值的0.8%-1.0%左右;土地使用税,按照占地面积,固定额度征收。 在保有环节已征重税的前提下,加征物业税,虽然增加了这些企业的持有物业成本,但并没有直接影响其租赁需求,因而对商业地产的影响相对较小。目前商业地产市场健康,出租率持续提升,预计商业地产公司将有能力在不影响需求的情况下,将增加的成本部分转嫁给需求方。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私营、民营经济实力愈渐增强,对于商业地产的需求有增无减。而且,商业地产的物业税试运行,应该伴随对原有税种的整合。如此之下,商业地产持有成本大幅提升的可能性较小。 物业税对商业地产的影响不会太大——北京远东新地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姜炜 如果物业税空降商业地产,那么原有税种将会进行整合,这样才符合国家对地产的调控政策,如果不进行整合将加重开发商和持有者的负担。但从商业地产的整体看,一旦物业税实施对其的影响也不会太大。任何的宏观调控都不会对市场产生长期的影响。所以,如果对商业地产开征物业税,短期之内必然会引起很大的影响,但是长期来看一定是价值的回归。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企业是不会进行大的调整的,只有正式出台后才能切实的判断其对市场的影响。一旦物业税的征收使开发商或持有者的成本大幅提高,房价和租金必然高升,那样将影响经济运行,这显然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 税负未必会有较大增加——东方证券王树娟 物业税对商业地产股的影响机理有所不同。仅增加这些企业的持有物业成本,但不会直接影响租赁型需求,因而对商业地产股的影响相对较小。另外,现有租赁型企业已经面临较高的保有成本,若伴随税种整合,税负未必会有较大增加。 链接 所谓物业税,主要针对土地、房屋等不动产,要求其所有者或承租人每年都缴付一定税款,税额随房产的升值而提高。 从理论上说,物业税是一种财产税,是针对国民的财产所征收的一种税收。因此,首先政府必须尊重国民的财产,并为之提供保护;然后,作为一种对应,国民必须缴纳一定的税收,以保证政府相应的支出。物业税本质上是对不动产占有(不一定是所有)课征的财产税。在很多国家都是地方主体税种,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税种。 征收物业税需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第一个前提是厘清物业税与现有税费之间的关系,第二是建立满足征收物业税的技术条件,第三是以物业税改变现有的土地财政收入大部分未纳入公共财政的现状。 香港物业税 香港向土地及建筑物的拥有人就其物业收入课征的税收。物业税的纳税人是拥有应税物业的业主,包括直接由政府批租的房地产持有人、权益拥有人、终身租用人、抵押人、已占有房地的承押人、向注册合作社购买楼宇者。应税物业包括房屋、土地(包括码头,不包括农地)和建筑物。 免税项目包括:全部由业主自住和纯作家用的楼宇;空置,不作任何用途的物业;社会或商会拥有的物业。物业税的计税依据是应评税净值,即应评税值扣除拥有人支付的差饷后,减去20%的修缮及支出免税额后的余额。应评税值为换取物业使用权而付出的代价确定,包括租金、为楼宇使用权而支付的许可证费用、支付给拥有人的服务费及管理费、由住户支付的拥有人开支(如修理费)等等。税率为15%。如应课征物业税的收入以包括在纳税人所得的利润内评定利得税,物业由拥有人自用作商业用途,则已缴付的物业税可从已评定的利得税内扣除。 物业税按年缴纳。物业拥有人必须保存足够的租金记录,以便税务当局确定其纳税责任,该记录必须最少保存7年。 上一篇:上海写字楼租金迈上5年新高 新老外资忙交棒 下一篇:南京西路CBD再升级 免责声明:作品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站立即删除。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